首页>>厂商>>呼叫中心/CRM咨询>>Frost & Sullivan

中国IDC市场分析及在证券业的应用

常莹 2002/04/28

  自从IBM公司的一个副总另立山头,创立了提供IDC服务的Exodus Communications公司以来,几年的时间,IDC业务便在全球呈迅猛势态发展。据预测,IDC的全球市场到2004年将超过189亿美元。而这股热潮也迅速席卷中国大地,在中国仅短短一年的时间,IDC就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成为业内人士耳熟能详的名词,从而引发了各种不同的评述和争论。它的魅力究竟何在呢?

  IDC(Internet Data Center,即 "互联网数据中心")起源于ICP对网络高速互联的需求,是伴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为ICP、企业、媒体和各类网站提供大规模、高质量、安全可靠的专业化服务器托管、空间租用、网络批发带宽以及ASP、E-Commerce等服务。

  IDC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显著特征:在网络中的位置和总的网络带宽容量,它构成了网络基础资源的一部分,就像骨干网、接入网一样,它提供了一种高端的数据传输(Data Delivery)的服务,提供高速接入的服务。

  基于这种服务,客户只需专注于在Internet上开展自己的业务,而不需要花费人力、财力进行资源的重新购置和维护。这种租用资源的方式相对于客户自己完全拥有这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带宽资源)要经济很多,而且IDC可以向用户提供相应标准的专业化服务,从而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美国IDC的发展情况:

  美国在IDC市场上处于世界领导者位置。在美国,运营商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将网络互联带宽设得很低,用户不得不在每个服务商处都放一台服务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DC应运而生,保证客户托管的服务器从各个网络访问速度都没有瓶颈。在美国,主要有三类公司介入IDC业务:一类是包括AT&T、Sprint、Level 3等在内的电信运营商;第二类是以Exodus、Digex为代表的IDC专业公司;另一类是象IBM、Intel这样的IT巨头。

  IDC在美国之所以能发展起来,最大的原因是因为美国有一群企业需要有一个非常好的外包服务,这个外包就是在投资非常小的情况下,满足对很高带宽以及应用服务的需求,这是它的市场基础。美国IDC是在95年初步成长,到1999年,美国的服务器托管市场收益为44亿美圆。预计到2003年,这一市场将达到146亿美圆。

  中国IDC现状:

  国内IDC运营商主要分五类: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

  本土原有的ISP公司转型为IDC公司,如21世纪互联、263网络集团;房地产公司,如iLink,,iadvantage, Diyixian等;还有首都创业集团这样的服务商。此外,国际大型IDC公司如Exodus、PSInet等正在等待机会进入亚洲和中国市场。

  目前全国已有了大约80多家IDC服务商。仅北京就有北京电信(电报局等)、联通、网通、吉通、世纪互联、首创、第一线、盈动、清华万博、首信、263集团、飞华等。

  图:中国IDC市场预测 (US$ million)

  让我们先来看看国内IDC的参与者:

  Frost & Sullivan研究表明,在2000年,中国IDC市场规模约为1亿2千万美圆,预测到2005年,将达到7亿美圆。从2000年到2005年间,中国IDC市场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将达42.3% 。

  中国的IDC市场的发展,存在着以下的市场推动因素:

  1.政府支持。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未来五年,中国的信息产业将保持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年增长率,规模比二○○○年翻一番。企业信息化在现阶段成为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我国政府支持IDC等技术,希望它们能确实为企业提供上乘的服务,真正为人们的生活和质量的提高做贡献。

  2.网络发展需要。

  截至2000年底,中国电话用户总数超过2.3亿户,联网计算机达890万台,互联网用户达2250万。政府、企业上网工程的快速发展,网络系统对访问速度的高要求带来对带宽的高要求。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网络系统的稳定性越来越重要,网站和企业网络系统快速发展,要求网络环境能够方便扩展。网络系统的日趋复杂,也使网络管理难度加大,网站和网络维护所需要的人力成本也不断增加。在这些因素中,对带宽的要求和对网络系统的管理成为核心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以资源外包的网络服务方式逐渐受到企业重视,数据中心是互联网业内分工更加细化的一个必然结果。

  3.宽带落成。

  2001年又被称为宽带年。中国国内几个大的互联网骨干网已建立,国际出入口带宽成倍扩容。中国网通公司40G带宽的骨干网已建成,中国互联网国际出入口总容量将接近3G,这使得国内/国际带宽的可获得性迅速提高,成本迅速下降,极大地促进了本地主机托管业务、专线接入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服务的迅速增长。

  4.其他:

  电信公司提供的互联网带宽资费已经过数次下调,不久还将出台新的下调价格方案。

  在各个行业里,越来越多的企业产生更多、更深的服务需求,如OA、ERP、CRM等。

  尽管Frost & Sullivan公司坚信, IDC在中国的前景是无限光明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市场正面临着重重阻碍。其一,众所周知,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仅为美国的0.23%,尤其是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企业对于互联网的应用也还没有达到很高的程度。其二,政策和电信资源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开放程度。IDC运营的网络基础平台还存在着互联互通的效率问题。 其三,由于建设IDC的投资很大,建设成本较高,导致服务费用偏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对中小企业的吸引力。IDC的机房建设规模,目前已经出现相对过剩,这使得竞争越发激烈。

  从市场基础来讲,国内的IDC是随着网站的迅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2000年,中国IDC的主要用户还是.COM公司。随着Nastaq的变换以及泡沫经济的褪去,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IDC的业务对象也向多样化发展,传统企业也必将成为IDC的重要服务对象。而事实表明,理应成为IDC业务最主要的消费群体之一的国内传统企业,包括中小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极小。这些企业信息化应用程度低,网络的作用仅限于宣传企业形象、收发电子邮件。他们并没有感受到IDC的神奇魔力,甚至不知道IDC业务是什么意思,自然也就不可能采取相应的投资行为。如何让这些企业认识IDC,退一步说让企业实现自身信息化是IDC需要启蒙教育用户的一大课题。

  因篇幅所限,在此仅以证券行业为例,简单分析一下IDC在证券行业里的应用情况:

  从1997年起,国内已有200多家证券经营机构开展了网上委托业务。中信证券、光大证券、西南证券正在酝酿以超亿元的巨资进军电子商务,券商的网上交易正是其重要方向。而要开通网上证券交易,证券营业部需要申请DDN专线或其他接入线路,安装相应设备以建立券商和网络接入的专线联通,还需采购服务器、通讯处理机等,此外还需要一套网上交易服务器软件和相应的网络安全设备。证券行业的用户非常注重在数据站或机房里的数据和信息处理系统的安全运行。数据和信息处理系统不仅能进行单独的运行,而且也能进行系统集成。同时,这种集成的功能将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日趋重要。这样,这些系统非常需要高品质的运行环境。

  Frost & Sullivan公司在了解券商使用外包服务时发现,34%的券商在自己的机房里自行维护网络服务器的运行,通过DDN专线和公众网相连;66%的券商已经将他们的网络服务器外包或即将打算外包。但大部分券商并没有真正了解IDC的含义,认为无非是类似ISP业务或与电信相仿的服务。采用外包服务方式的大部分券商也是将服务器存放在电信数据局的机房里。

  Frost & Sullivan研究表明,在2000年,中国IDC在证券行业的收益是4千万人民币,比1999年增长了60%,但只占证券行业在IT方面的总投入额0.47% .而这部分市场大约也只占IDC总市场的6%.

  一些券商在谈到IDC服务的感受时说,证券公司对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交易数据库和用户数据库这些公司的核心内容是不外包的,而行情服务、客户查询的公开资料可由IDC做。国内IDC机房软、硬件服务都在不断改善,但对除网站的企业和公司,个性化服务做的并不好。券商租用机房,骨干网数据链路很重要,要保证网路通畅,因此对电信市场有较大的依赖性。IDC应提供稳定、安全和带宽资源充裕的平台与环境。更多IT设备的外包还要考虑降低交易费用,否则采取自己维护的方式。

  可以说,象证券这样的企业对IDC还持有更多的观望态度。Frost & Sullivan 公司相信,随着中国加入 WTO 步伐的加快,证券行业也将加快信息系统方面的建设,会在改进机房和现有信息基础设施、提高工作效益方面投资巨大。特别是随着网上交易的发展、网上结算问题的解决,对于IDC市场,还是有良好前景的。市场不是没有,但还需要培育和完善,开发更多的需求来填补市场空间。而要使中国企业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加深,视IDC为是企业和互联网连接的纽带,还需要长时间的培训、教育加以促进。

  IDC 的出现是对互联网服务业的融合、细分,是网络行业进一步成熟的标志;它的发展也必将拉动底层电信基础设施的发展。目前,IDC的经营者正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需要考虑自己的市场定位,在整体解决方案方面有待提高。Frost & Sullivan认为,IDC在历经去年的萌芽、今年初的沸腾、现阶段的反思后,会逐渐形成分工合作、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得以生存的IDC运营商们会具备真正的个性化竞争能力,共同携手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模式的IDC。

Frost & Sullivan (中国)公司供稿 CTI论坛编辑